中华国术馆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汉服(汉民族传统服饰)简介,欢迎指正

向下

汉服(汉民族传统服饰)简介,欢迎指正 Empty 汉服(汉民族传统服饰)简介,欢迎指正

帖子 由 厚谦无惧 周五 七月 12, 2013 11:20 am

【曲裾深衣】原称绕襟袍。由于属于上下分裁式,类似深衣,故又称曲裾深衣、绕襟深衣。曲裾右片衣襟接长,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,经过背后,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,以腰带系住三角衽片的末梢来固定。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“续衽钩边”。“衽”是衣襟。“续衽”是将衣襟接长。“钩边”是形容绕襟的样式。流行于先秦至汉代。曲裾出现可能与汉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,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符合礼并合理,因此,曲裾深衣在未流行合裆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。古代裤子皆无裤裆,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,用带子系于腰间。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,如果不用外衣掩住,裤子就会外露,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敬的事情。所以要穿着曲裾深衣。开始男女均可穿着。汉代曲裾通身紧窄,长可曳地,下摆一般呈喇叭状,行不露足。衣袖有宽窄两式,袖口大多镶边。衣领部分很有特色,通常用交领,领口很低,以便露出里衣。如穿几件衣服,每层领子必露于外,最多的达三层以上,现代称之为“三重衣”。男子曲裾的下摆比较宽大,以便于行走;而女子的则稍显紧窄。后来男子曲裾愈来愈少,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。曲裾深衣长可曳地,下摆一般呈喇叭状,行不露足,衣袖有大袖、琵琶袖、垂胡袖之分,袖口大多镶边。具有含蓄、儒雅的特征。
【直裾深衣】直裾深衣是古代男女皆可穿的一种服装。上衣四片,代表春夏秋冬四季,下裳十二片,代表十二个月。大袖,意喻着海纳百川。上下连裳。裾就是指衣服的大襟。直裾下裳部份剪裁为垂直,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,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,由布质或皮革制的腰带固定。汉代以后,由于内衣的改进,盛行于先秦及西汉前期的绕襟曲裾已属多余,本着经济胜过美观的历史发展原则,至东汉以后,直裾逐渐普及,成为深衣的主要模式。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。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,但不能作为正式礼服。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,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,出现有裆的裤子。由于内衣的改进,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,至东汉至魏晋南北朝,直裾逐渐普及,并替代了曲裾。
【朱子深衣】朱子深衣,深衣的一种,为礼服,多用于祭祀等场合。指根据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所著《朱子家礼》记载考证的深衣,是朱熹对《礼记》深衣篇所记载的的深衣的自我认识和研究的产物。朱子深衣的结构特点为:直领(没有续衽,类似对襟)而穿为交领,下身有裳十二幅,裳幅皆梯形。朱子深衣的影响很大,日韩服饰中有部分礼服都是在朱子深衣制度的基础上制作的。需要尤其指出的是,历史上有多位经学家都对深衣做出了自己的考证,不能将其他人的作品笼统的冠名为朱子深衣。
【襕衫】是深衣的一种特殊形式,始现于唐,兴于宋明,古时多为士人所服。因其于衫下施横襕为裳,故称“襕衫”。两侧不开叉,是一种裳下摆接一横襕的男式长衫。多为宋明时期学子所穿着。明代襕衫除秀才等士人穿着外,还用于各地乡学祭孔六佾舞礼生服饰。可在现存六佾舞图谱中得到例证。襕衫在现代一般用于男子成人礼等场合,同时,一些中国式学位服设计者认为,相对于其他款式,襕衫更适合作为中国式学位服。
【襦裙】襦裙从有实物考证的战国时期开始,终于明末清初的“剃发易服”,是汉族传统服装最基本的形式。其间2000多年,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,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。
  ★★齐腰襦裙为襦裙的一类,裙腰与腰部平齐,故名。齐腰襦裙的上襦可为交领或直领(对襟)。同高腰襦裙相比,齐腰襦裙更为常见。
  ★★齐胸襦裙是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的一种裙腰束的非常高的襦裙,一些服装史上多称之为高腰襦裙,根据现在人们对它的考证,一般改称之为齐胸襦裙。齐胸襦裙一般分为两种,一种是对襟齐胸襦裙,一种是交领齐胸襦裙,一般来说对襟齐胸襦裙的使用范围更加广一些。
  
【袄裙】袄裙约起源于明初,是明朝女子着装的基本款式,为交领,至腋下束带,上衣较长,在下裳外,不用腰带束之,两边开衩,有中缝,配以百褶裙或马面褶裙。一般明朝女子的下裙是带裙襕的马面裙,上有精美的刺绣或描金,特别是裙襕。当时的藩属国朝鲜也依照明朝的袄裙发展出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服装,并演变成现代韩服常见的样式。袄裙通常有白色的护领,可以拆下。
【圆领衫】圆领衫在隋唐才开始盛行,成为官式常服。这种服装延续了唐、五代、宋、明,并对日本、高丽等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裹幞(fú)头、穿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。
【道袍】道袍是一种源自明代的成年男子服饰,后来传至朝鲜和越南,是儒生居家时的外衣,也可以作为衬袍。也可作为平民男子婚服。道袍交领右衽,两侧开衩,接有暗摆,以系带系结,领口常会缀上白色或素色护领。袖为宽大的琵琶袖。穿着时可配丝绦、布制细腰带或大带。中国的道袍至清剃发易服后消失,至近年有人发起汉服复兴运动才重现。朝鲜王朝后期的道袍系带变宽,并移到接近正中位置系结。
【裋褐】裋褐又名短打。原意为粗布短衣,引申为上衣下裤的百姓服饰。作为百姓方便活动、居家休闲、劳动服装或武术军服(作训服)穿着, 但不宜在礼仪场合穿着。短打属于干净利落的休闲服装。

【褙子】褙子是一种由半臂或中单演变而成的上衣。对襟,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。宋代男女皆服,因使用和时间的不同,其形式变化甚多。在宋、明朝时最为盛行。
【曳撒】又称“一撒”,为“一色”变音,来自蒙语“质孙(jisum)”,明代服饰之一,是自元代辫线袄演变而来。质孙服在各种史料中多简化作质孙,有时也称为只孙衣、质孙袄、质孙控鹤袄。明代曳撒服至为质孙服别称,通常搭配贴里和比甲。
【玄端】玄端是华夏礼服“衣裳制度(衣分两裁,上衣下裳)”的体现。玄端服为上衣下裳制,玄衣用布十五升,每片布长二尺二寸,因为古代的布幅窄,只有二尺二寸,所以每幅布都是正方形,端直方正,故称端。又因玄端服无章彩纹饰,也暗合了正直端方的内涵,所以这种服制称为“玄端”。所谓衣裳之制,玄端主之。可以临祭,可以燕居,上自天子,下及士夫。玄端是很规范的男子礼服,男子朝玄端,夕深衣,因为早上的礼仪更郑重。除了祭祀和朝会,平常是不随便穿的(当然现在没有朝会,应该只用在祭祀场合)
厚谦无惧
厚谦无惧

帖子数 : 5
注册日期 : 13-07-12
年龄 : 35
地点 : 哈尔滨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